新人報到時,雇主應備哪些資料?人資不可忽略的6項法定事項!

2019 Mar 12

當新進員工報到時,雇主除歡迎新人加入外,更須確保相關資料與程序符合法令規定。根據《勞基法》及相關法規,雇主在人員到職初期應備妥以下六項資料,以保障勞資雙方權益,避免日後產生爭議或遭受處罰。

一棟有很多窗戶的大樓,中間有一棵棕櫚樹。

📌 人員到職報到,企業該準備哪些資料?

很多公司都知道「錄取通知」要小心,但其實「到職」才是真正開始有法律責任的時候!


🎯 為什麼要重視「報到文件」?

我們廣律發現,很多勞資爭議其實不是因為員工怎麼樣,而是公司沒準備好必要文件,沒把權利保護好。

尤其現在法令愈來愈偏勞方,企業更需要「預防性管理」,否則出了事走向訴訟或是被勞工局開罰就太慢了!


🧾 廣律建議企業到職當天應備資料清單如下:

1️⃣ 勞工名卡(不是人事資料表喔!)

這是法律明文規定的資料表,不是隨便一張履歷或員工人事資料表就可以。

應記載: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地址、學歷、身分證號、薪資、保險投保日、獎懲紀錄等。

📌 **提醒:**表格格式務必要合法,坊間表格很多不合規,會被勞檢開罰!


2️⃣ 出勤紀錄

不管你是用打卡機、簽到簿、門禁卡、電腦系統或人臉辨識,都要能紀錄到「分鐘」為止。

⚠️千萬不要只記「9點上班、6點下班」整點紀錄,這樣不合格!

📌 員工有權申請出勤紀錄,公司也要能提出,不能拒絕!


3️⃣ 工資清冊 / 薪資單

勞基法規定,公司一定要有詳細的工資明細表,記載每一筆薪資內容、計算方式與總額,並保存5年。

📌 勞檢時會抽查,缺少或是內容不符合規範就可能面臨開罰。


4️⃣ 簽訂正式勞動契約

現在員工權益意識高漲,如果只靠口頭協議或簡單合約,公司很容易吃虧。

廣律建議契約至少包含以下重點條款來保護資方權利:


🔸 離職條款:確保員工不得無故不交接就離職。


🔸 保密與智慧財產權歸屬:保障研發成果與商業機密。


🔸 誠信廉潔條款:預防財務或收款人員挪用資金。


🔸 在職競業限制:防止員工在職期間私接案。


🔸 電腦使用條款:禁止刪除資料或使用盜版軟體。


🔸 聲譽與信用條款:防堵離職後抹黑公司。


🔸 監視設備聲明:避免日後被告侵犯隱私。


🔸 損害賠償條款:明訂員工違規導致公司損失的賠償責任。


🔸 違約處置條款:契約精神要靠「違約要怎麼處理」來落實,並藉此促進員工去遵守。


📌 **廣律經驗提醒:**越清楚寫在契約裡,未來越少爭議。


5️⃣ 薪資約定書(非常重要!)

薪資結構沒談清楚,是最多勞資爭議的來源!

建議列出:


哪些是工資項目(要納入加班費、資遣費計算);


哪些是非工資(像是交通津貼、績效獎金等);


明訂勞保投保金額級距。


📌 這不只避免爭議,更防止員工日後用「投保低報」來提告公司刑事責任。


6️⃣ 工作規則

請假流程、特休規定、加班流程、懲戒標準、交接規定…等,都應明文規範。



📌 30人以上依法須送勞工局核備,沒送核會被罰!


再者,工作規則可搭配「勞動契約」使用,讓違規處理有約定依據。


💬 廣律的提醒:

錄取通知只是開始,到職那一刻企業主就要將「勞資相關文件完全準備妥當」的時候。

很多公司都是因為嫌麻煩而少了一份文件、少簽一條條款,就在後續爭議中落居下風,怕麻煩變得更麻煩。


📌 所以我們廣律強烈建議:

在員工報到第一天就把所有資料準備齊全,簽好該簽的,讓每位同仁合法、安心地成為團隊的一份子。


想確認您們的到職文件是否完整?

想制定一套合法、有效又保護公司的契約與流程?


👉 找廣律團隊就對了!

我們不只幫企業建置整套勞動建置文件,在員工任職期間有任何的事件或變動勞動條件就會為您量身擬訂作為依據,保障權益,創造勞資雙贏局面。


2025 Jun 24
遲到、早退扣薪的合法性與計算規則
2025 May 16
從2025年1月1日起,台灣將迎來基本工資與保險費率的全面調整,不論是企業主還是受雇勞工,都需留意新制度對薪資結構與保費支出的影響。
2025 May 16
國定假日出勤與工資簡明整理(部分工時 & 月薪制) 企業在處理國定假日出勤時,常因制度模糊、分類不清,導致給薪爭議。
更多文章